eco_elf
夜的精靈
土地正義與經濟發展的反思-記阿朗壹古道研習有感 2011-12-23 14:45:53
100年七月17-19日因對台灣本島最後一段原始海岸的嚮往,雖然連日陰雨,仍風雨無阻前往恆春半島參加三天二夜的 海洋教育座談工作坊,此次座談主要針對幾個與海岸有關之爭議開發案進行討論,從理念、態度與行動來釐清環境正義與不當開發的拉扯關係,除了與專家學者的座談,另安排了夜間路蟹生態體驗、阿朗壹古道踏查、東源社區參觀、濕地體驗等活動,行程緊湊收穫滿滿。 台灣四周環海本應以海立國,但長期以來或因產業型態轉變、家庭形態改變、教育內容的疏離致使 我們與海洋的距離一代比一代更遠,對海洋的了解變成只剩餐桌上盤中那已看不出原形的佳餚,以致對海洋被污染、海洋生態劇變、珊瑚礁白化等嚴重環境議題均漠 不關心。時值環境教育法立法通過,海洋教育亦列入重大議題課綱中,正是應該好好檢視教育內容與政策作法的時候了。 或許將海洋教育單獨列為重大議題項目能突顯其重要性,但難免因授課時間的相互排擠而使教學品 質無法提升,或許結合原有的環境教育重大議題做通盤的針對海洋、陸地、森林、河川、動植物、水資源、空氣、能源等面向做教學設計與規畫,更能落實環境教育 的本質,其關注的廣度及深度將更全面。 再則,政府面對民眾或社區總是以經濟成長的幌子做釣餌,建立假象以換取民眾的支持開發,實則行環境破壞與利益糾結之勾當,完全漠視環境正義,當政府每每以永續發展的口號爲開發政策背書的同時,我心中則在想永續的意義是什麼?難道不是這代人應爲下 一代保留足夠發展的環境機會嗎?今天當我們無止盡的開發以滿足這代人的利益與私慾,不正在違反國際公約對永續發展的定義嗎?我並不反對經濟成長、讓人民更 富裕的政治主張,但要完成此理想難道只能以無所不在的開發當工具嗎?或許許多百姓要的並不是如政治人物所想的有錢有權、豪宅名車、山珍海味,他們要的只是 一種最簡單的生活那就是一種幸福。只是這樣的心有人懂嗎? 阿朗壹目前雖暫時以生態保留區名義停止開通,但面對強大的政治利益糾葛與愚民政策推使,明年一月底後是否能抵擋得住則令人悲觀,想想這些年投入生態調查志工的行列,憑藉的是一股對環境的內在責任心驅使,但看到許多人為了利益用盡華麗的辭藻、誘惑的糖衣、無邊而遠大的夢想來合理化其破壞環境的行為,不免有些心寒及氣餒。 但教育沒有悲觀的權利,身為教育人,面對愈趨惡化的自然環境,更應從根本教育人民認識自己週遭的生活環境、 喜愛自己週遭的環境,進而願意走出來共同來爲環境盡一份心一份力。我們在學校教育體制內更應從內部發聲,影響學生、家長,更重要的是影響其他的老師,喚醒 大家心中對自然的那份友善,自然就會在課堂中將種子透過言語、行動灑播出去,讓支持環境永續的力量更加茁壯。 本文分類: 蛙類與人 本文標籤:
網友回應
|
![]() 暱稱:大哥 |
最新活動訊息
大哥的參觀人氣
今日人氣 : 3
累積人氣:25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