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m
team_blog
雙流兩棲蛙類資源調查現況 2013-07-30 12:31:59
雙流兩棲蛙類資源調查現況
文/圖:許瑞慶
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位處屏東縣獅子鄉,園區內有內文溪及達仁溪匯流,終年溪水不斷,林相屬林務造林相思樹林及原生次生林為主,園區內除植物多樣性外,蝴蝶、蜻蜓、蛙類等自然生態亦十分豐富,是一處相當值得深度探索的自然場域。
「許我一個生態地球兩棲調查志工團隊」從 2009 年開始針對園區內的兩棲蛙類資源進行調查,期間歷經兩次重大風災,園區一度受創嚴重封園進行整建工程,受創較嚴重的區域為前段的河道及沿河步道,整治期間因工程擾動的緣故,溪流型的蛙種—褐樹蛙、日本樹蛙的數量受地形改變的影響有較明顯的消長,其他蛙種在環境逐漸恢復穩定後則與風災前無多大的改變。
崩塌地進行整治
風災後河道進行整治工程
2009年開始進行調查後,原以每季一次的頻度進行,後來為了瞭解風災對蛙類造成的影響改成每月調查一次,至2013年6月總計調查次數為37次,規劃調查樣區分為四區,採穿越線方式沿瀑布步道進行調查,歷年調查總計發現蛙種有盤古蟾蜍、黑眶蟾蜍、小雨蛙、黑蒙西氏小雨蛙、史丹吉氏小雨蛙、澤蛙、虎皮蛙、拉都希氏赤蛙、斯文豪氏赤蛙、日本樹蛙、褐樹蛙、艾氏樹蛙、面天樹蛙、布氏樹蛙、莫氏樹蛙等15種。
斯文豪氏赤蛙是本園區最容易觀察到的蛙種之一
褐樹蛙在園區溪流中數量頗多
從將近五年的調查中發現幾個比較特殊的現象:例如風災前曾經記錄過莫氏樹蛙一次,風災後有長達近三年的時間未發現牠的存在,直至2012年11月才又再次紀錄,目前則穩定出現;日本樹蛙與褐樹蛙在利用棲地方面的特性互補,風災後河道部分區段進行工程整建,調查中發現當河道中碎石較多較平坦時,日本樹蛙數量就增加,當下雨過後大石頭裸露時則褐樹蛙數量明顯遽增;史丹吉氏小雨蛙則是園區內較不易觀察到的蛙種,一來是因為固定每季一次的頻度剛好錯過雨季時的猛爆型發生期,另外則是因為降雨與調查時機配合上的誤差,所以雖然有幾次的紀錄但都未曾見過大量;艾氏樹蛙在園區中經常只聞其聲不見其蹤,2011年團隊徵得林務局雙流管理處的同意在大草皮後方森林步道設置六根竹筒,希望能觀察到艾氏樹蛙繁殖的生態行為,2012年就發現竹筒內已有利用的現象,今年天候穩定,連續幾個月的例行調查,在全線四個樣區都能記錄到艾氏樹蛙,顯見數量上有所增加,另外本區的鳴叫聲頻率多變,部分蛙鳴頻率甚至接近面天樹蛙,容易造成混淆。
蛇類也是園區中夜間觀察的常客(赤尾青竹絲)
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未做過度的開發,雖經幾次的風災創傷,但大自然總能找到方式恢復生機與找到平衡,只要人類減少人為的干預及非自然的工程,相信這處場域是相當適合進行生態探索的自然教室。
屏東縣夜間生態推廣教育教師研習
許我一個生態地球志工團隊
本文分類: 保育行動 本文標籤: 網友回應
|
暱稱: |
的參觀人氣
今日人氣 : 1
累積人氣: